首頁專欄介紹相機掰掰!但...手機公司也把相機做錯了!

 

相機掰掰!但...手機公司也把相機做錯了!

最近翻開科技雜誌,不難看到智慧型手機市場已經趨近於飽和的消息,各手機廠商為了爭奪越來越小的市場,不得不開始進行各種促銷。 除了比拚價格外,由於各家所使用的硬體配件大同小異,中高階CPU不是採用高通就是聯發科,相機模組不是採用Sony就是Samsung,因此如何挖掘出獨家亮點,吸引消費者的目光,亦是近年來手機周邊配件蓬勃發展的主因。

 

在每年的四月與九月,當手機公司即將推出一款新機時,無論是保護殼、貼膜、耳機、行動電源等的手機周邊廠商,都會想方設法提前去探聽各家公司新一代手機的規格,期望自家的產品也能無縫接軌搭配推廣。因此在某些新品發布會上,會看到只發表一款新機,卻同時發表多樣化的手機配件與穿戴裝置,更說明了手機本身已經不是手機廠商競爭的重點,手機周邊配件才是。

 

目前手機配件也已經自成生態圈,並從以往的配角走向舞台中央,開始受到矚目。例如LG G5的Cam Plus相機模組、B&O PLAY H3 耳機與360 VR 眼鏡,一連串地周邊配件搶盡了G5手機本身的風采。以至於手機的硬體規格,如高通S820與4GB RAM / 32GB ROM等,也只是讓人瞥一眼:哦! 跟其他手機規格相同。 如眾所期待的iphone 6S,就因為沒有特別的亮點而被罵翻,因此沒有這些新奇的配件,你還會關注這些新手機嗎?

 

在硬體同質化嚴重的今天,如何找出獨特的賣點變得更加的困難,因此聰明的手機公司,藉由可以無限擴增的配件市場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,就是一項不錯的選擇。在手機的配件中,主要又可區分為三大領域:保護相關、拍照相關、電源相關。其他的物聯網家電產品,由於應用性、價格與普及性依舊不佳,還需要家電業者與手機業者共同努力才行。

 

各位如有機會逛到市面上的3C配件中心時,一眼望去,除了傳統的皮套與透明手機護套外,更多是各式各樣的手機殼。 近來由於追求個人化與差異化,專屬主題的文創商品也蓬勃發展,讓使用者更可以依照個人喜好來搭配。 在行動電源方面,從早期的 3,000 mAh 到目前主流的 12,000 mAh,電容量持續的增加,價格卻越發的親民,可見行動電源的市場也逐漸的飽和。

 

因此,今天筆者就要將目光停留在手機的拍照周邊配件上,帶大家了解各家手機廠商與周邊配件商的創新發展。

 

Sony Z5與Pantech IM-100

說到手機的拍照功能,不管是感光晶片或者順暢的拍照體驗,當然絕對少不了Sony。Sony的Z5參考了數位相機的拍照鍵設計,在機身側多設計了一個按鈕,讓使用者可以不經學習,就輕鬆的手機照相功能,可以跟數位相機一樣拍照。雖然只是一個簡單到不行的設計,卻因為符合使用者習慣而大受歡迎。 對於還不熟悉智慧型手機的高齡使用者來說,透過 "拍照" 功能,正是讓他們快速學會智慧型手機的捷徑。《 阿嬤其實會用智慧型手機,只是你沒用他熟悉的「語言」!

 

而韓國的第三大廠Pantech,則延續了傳統韓國手機廠的風格,在最新發表的IM-100的手機上,賦予了多功能旋鈕。 由於旋鈕具有操作精準的特性,因此IM-100除了調整音量的大小外,亦做為音樂撥放器的開關,只需要由外側向內側按壓,使用上十分的方便。  在手機拍照上面,不同於以往控制鏡頭的zoom in/out(變焦),IM-100主要用來設定倒數計時的拍照秒數,考量到延遲拍照有助於固定手的位置,對攝影的穩定性有極大的幫助,因此也算是一種不同的拍照體驗。

 

由於手機本身有越做越輕薄的趨勢,除了在機身側添加一組按鈕或旋鈕外,似乎也更難再增加額外的操作方式。 對於攝影器材的光學需求與更順暢的操作體驗來說,手機厚度過於輕薄,手機本身也沒有足夠的空間增添功能操作下,因此在周邊附掛上一些專屬配件或者提出新的操作理念,就成了優化手機拍照的最好選擇。

 

LG G5與iSein Camera

由於手機自身的空間有限,如果想藉由周邊裝置增加功能,如何與外接的裝置巧妙結合,就成為手機設計者的重要課題。 在今年LG G5就推出不同傳統手機廠的照相模組,G5的Cam Plus模組,為了在手機照相時握取的穩定性,與強化照相模組的耐用性能間取得平衡,因此捨棄傳統的 ”背蓋” 模式,改採底部抽屜式換電池或拍照模組設計。為了讓外接式模組的穩定性加強,Cam Plus將底蓋與拍照功能設計成一組固定模組,雖然在更換模組時需要先關機、再重新開機,但也不失為一項優秀的實驗性設計。

 

在Cam Plus模組表面也做了粗化設計,除了防滑外,在右手握取的地方增厚,讓使用者更不容易摔落手機。 在模組的上方,除了一個錄影按鈕與拍照快門鍵外, 位於模組角落的塑膠旋鈕,可以用來調整手機拍照的zoom in/out的功能。 美中不足的是,旋鈕缺少了一格一格的感覺,相比單眼相機的變焦速度,鏡頭的調整速度上也不夠快速,這是對攝影不夠了解的「硬體思維」所導致 !

 

台灣iSein也推出了拍照專用的周邊裝置,不同於G5的拍照模組限定於自家手機使用,iSein Camera採用一組具備 ”按鈕” 與 “旋鈕” 雙功能的複合式旋鈕,透過手機的usb插槽連接使用。裝置除了要符合各家的手機型號與尺寸不同外,具有自動偵測硬體裝置的第三方照相App更是重點設計。 有別於原廠的照相App只能支援特定手機,iSein的照相App則透過抓取手機的ISP(相機模組影像處理器),讓2010年甚至2016年的手機都能發揮應有的照相功能。

 

除此之外,iSein的旋鈕使用方式也與LG、Pantech不同,有別於傳統旋鈕只能調整相機的Zoom in/out或者倒數拍照秒數的功能,iSein則改用軟體優先的思維將旋鈕整合進來。 在App介面上設計了6種拍照常微調的參數,例如Zoom、連拍模式、白平衡、ISO、輔助格線、EV等, 讓使用者選擇功能後,再透過旋鈕調整, 有效率地用一組旋鈕就控制了整個拍照常用的參數,並在旋鈕上有一格一格的回應感,讓轉動的感覺更好。

 

相較於Cam Plus的表面粗化設計,iSein也注意到手機拍照時容易掉落的問題。由於目前相機鏡頭普遍的位於手機的上方,如何握取都容易擋住鏡頭,並且當手機尺寸變大與厚度變薄後,更增加了拍照時握取的難度,手機摔落的問題就更加嚴重。經過反覆的研究,iSein將常見的自拍神器整合到產品中,讓複合旋鈕也可以插在自拍桿上,直徑2 cm的握桿,除了筆者(男性)的大手外,小朋友也容易一手掌握,降低了手機損壞的可能,也增加了自拍的樂趣。

 

結語

根據日本市場研調機構 Fuji Chimera Research Institute,Inc. 公布的調查報告,智慧手機的相機模組除了朝高畫素化演進之外,也持續加快其多性能化的演進。 市場調查機構TSR也預估雙鏡頭相機模組在2016年市場比重為8.4%,並在2018年增加至20.5%。另一方面,日本相機影像產品工業協會(Camera & Imaging Products Association)的報告,也下修2016年數位相機的出貨量至3,100萬台,數位相機或許再過數年之後,也會如同軟片相機一樣走入歷史。

 

雖然手機的畫素與運算速度不斷改善,但目前亞洲的各家手機廠商,依舊專注於硬體的開發。但在硬體同質化嚴重,與追求個人價值的彰顯,使用者的評判手機的標準,已不再侷限於手機性能上,外型與特色成為優先的考量。如數位相機的拍照鍵、可變焦的照相模組、或更好的握取方式等等,都逐漸向傳統的攝影體驗去靠攏。 但在目前的介面設計上,筆者從產品觀察到,各家手機公司的軟體、硬體依舊是屬於各自獨立思考的狀態。 或許也是這樣,才給如iSein這類使用者優先的設計公司,挑戰跨國企業與壟斷市場地位的機會。因此,你認為手機公司們已經看穿單眼相機與手機拍照的本質差異,並提出改善對策了嗎?

 

 

 

>>延伸閱讀:UI、UX有什麼不同? 我們有具體的感覺嗎!?

>>延伸閱讀:當三星與蘋果也是雙鏡頭手機,你缺的其實只剩下更好的操作方式。

了解更多》 【立即體驗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